中山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报名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等限制,均可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报考,但考生在申请本科毕业时必须具有国家承认专科学历。
中山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汉语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值得炫耀的瑰宝,它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从现实的角度看,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就业率之高,就业待遇之丰,同时,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辛勤工作,为社会消除了一大部分不安定因素。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最初设立至今,它的逐步完善与飞跃发展我们有目共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尤其是师范[2] 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将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为莘莘学子们营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山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课程
专业代号:C050114;专业名称:中山大学网络班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专科)* | |||||||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 |||||||
序号 | 类型序号 | 课程代码 | 标准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考试方式 |
1 | 001 | 0370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必考 | 笔试 | |
2 | 002 | 03707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4 | 必考 | 笔试 | |
3 | 003 | 00506 | 0351 |
写作(一) |
7 | 必考 | 笔试 |
4 | 004 | 00535 | 3049 |
现代汉语 |
7 | 必考 | 笔试 |
5 | 005 | 00536 | 3053 |
古代汉语 |
8 | 必考 | 笔试 |
6 | 006 | 00529 | 3110 |
文学概论(一) |
7 | 必考 | 笔试 |
7 | 007 | 00530 | 3052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
6 | 必考 | 笔试 |
8 | 008 | 00531 | 4521 |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
5 | 必考 | 笔试 |
9 | 009 | 00534 | 6135 |
外国文学作品选 |
6 | 必考 | 笔试 |
10 | 010 | 00532 | 4517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
6 | 必考 | 笔试 |
11 | 011 | 00533 | 4518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
6 | 必考 | 笔试 |
12 | 012 | 00024 | 3021 |
普通逻辑 |
4 | 必考 | 笔试 |
13 | 231 | 00040 | 3014 |
法学概论 |
6 | 加考 | 笔试 |
14 | 232 | 05679 |
宪法学 |
4 | 加考 | 笔试 |
相关说明 | |
开考方式 |
面向社会 |
报考范围 |
全省及港澳地区 |
报名 |
|
主考学校 |
中山大学 |
课程设置 |
必考课程12门,共68学分;选考课程0门,共0学分;加考课程2门,共10学分 |
说明 |
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两门课程,但须加考231、232两门课程 |
专业代号:C050105;专业名称:中山大学网络班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独立本科段) | |||||||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 |||||||
序号 | 类型序号 | 课程代码 | 标准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考试方式 |
1 | 00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必考 | 笔试 | |
2 | 00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必考 | 笔试 | |
3 | 003 | 00540 | 4556 |
外国文学史 |
6 | 必考 | 笔试 |
4 | 004 | 00541 | 3048 |
语言学概论 |
6 | 必考 | 笔试 |
5 | 005 | 00537 | 3114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必考 | 笔试 |
6 | 006 | 0053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7 | 必考 | 笔试 | |
7 | 007 | 0053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7 | 必考 | 笔试 | |
8 | 008 | 00037 | 3112 |
美学 |
6 | 必考 | 笔试 |
9 | 009 | 07564 |
唐宋词研究 |
4 | 必考 | 笔试 | |
10 | 010 | 11342 |
民间文学概论 |
4 | 必考 | 笔试 | |
11 | 011 | 06999 |
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12 | 101 | 00015 | 3022 |
英语(二) |
14 | 选考 | 笔试 |
13 | 102 | 00031 | 3030 |
心理学 |
4 | 选考 | 笔试 |
14 | 103 | 00814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
4 | 选考 | 笔试 | |
15 | 104 | 00821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4 | 选考 | 笔试 | |
16 | 201 | 00536 | 3053 |
古代汉语 |
8 | 加考 | 笔试 |
17 | 202 | 00530 | 3052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
6 | 加考 | 笔试 |
18 | 203 | 00532 | 4517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
6 | 加考 | 笔试 |
19 | 231 | 11345 |
文体写作 |
4 | 加考 | 笔试 |
相关说明 | |
开考方式 |
面向社会 |
报考范围 |
全省及港澳地区 |
报名 |
|
主考学校 |
中山大学 |
课程设置 |
必考课程11门,共52学分;选考课程4门,共26学分;加考课程4门,共24学分 |
说明 |
1、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课程,但须加考231课程。 |
全国免费报名咨询热线:400-000-2300(24小时人工服务)
Copyright © 2019 广东自考招生办.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9118957号-10